集团的政策措施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7-26浏览次数:294

 学校的政策措施
 所在高校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
  公司作为一所人文社科类大学,以培养“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特色人才为中心,一贯将教学和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置于一切工作之重心。所以,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既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施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几年来,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的精神,公司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积极开展了多方面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制度上保证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学校制定了《BEAT365唯一官网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具体内容见公司精品课程建设网站,网址
http://jpkc.znufe.edu.cn/)。该“办法”对精品课程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强调学校每年对国家、省和学校三级精品课程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其中,对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至少按照教育部和省资助或奖励额度进行配套支持。

 2.深入号召,有计划重点扶持精品课程建设
        公司连续三年,将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改的“质量年代”(2001——2010年为“校质量年”,连续十年常抓不懈)工程,号召广大教师积极争创精品课程、提升教学质量,提出了与原评定的“优质课程”更高的新的建设标准。对经建设后符合标准或者基本符合标准的课程,在财力、人力和相关政策配套上给予重点扶持,如校级以上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出国进修优先、多媒体教室提供优先等。以确保每年建设10-20门校级精品课程,争上6-7门省级精品课程和4-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3.鼓励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传道授业解惑
        我们以为,建设精品课程必须与教学质量整体上台阶结合起来,求得良好的联动辐射效应。为此,学校制定的教学规范“60条”明确规定,连续两个学年中,教授或副教授没有为本科生授课的学科,除了该教授或者副教授不得被续聘之外,其所在学科没有资格申报任何级别的精品课程。近几年来,公司教授、副教授上本科课堂率高达97%以上,开始形成良好的传统,教学效果明显上升。
       此次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均为博导且兼有行政职务,但仍每年为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表率作用。

 4.下真功夫抓好团队队伍建设
        引进优质团队、实施“双百”工程(每年拿出两百万元人民币用于教师进修和攻读高学位),完善教师攻读高学位和国内外进修管理规则与机制;按照课程体系和课程质量要求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更新专业知识;从根本上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提高实验、实训、实践教学团队队伍的水平,增强教辅队伍的专业素质以及服务意识,等等,都是公司致力于建设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系列长效配套措施,

5.为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
       学校要求,各学科每年须有1个以上的教学项目立项,保证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改革成果的不断出新。学校制定政策,给予教学研究项目的经费支持,鼓励各学科积极进行教学项目的立项与研究工作。特别是将教学研究成果与专业科研成果同等对待且作为奖励和评聘职称的重要依据的规定,深得人心,成效显著。

6.鼓励教师群体积极投身教学改革
       广泛吸纳先进教学经验,全面整合优秀教学成果,并将其推广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是教师本职的应有之义,为了培养中青年教师,打造团队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鼓励中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如我们在2002——2007年,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全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以检验青年教师教学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倡导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鼓励教学内容的革新。在此过程中,许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广受好评。我们还同时强调,申报精品课程的学科,须有青年教师获得学院讲课竞赛一等奖或学校竞赛奖。

7.为精品课程搭建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
         为使精品课程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形成多学科、多种类精品课程网络的共享平台,学校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环境,如80%以上的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开通了“中南人文社科教研网”和“BB”教学辅助交流平台;鼓励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利用;无条件的实现校级以上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

  8.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自评体系
         学校已经建立起各教学环节自我监控评估体系,评教、评学、评管;创设了各行政班员工信息员反馈教学质量制度。为加大课程建设与教学环节的评估力度,强化校、院两级督导员制,目前,正在开发网上课程质量调研评估系统。这些措施都为建立和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力的促进了课程精品化建设的步伐。